中新网长沙6月9日电 (唐小晴 罗国瑜)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创新团队天府工作室在湖南长沙县金井镇揭牌,将科学探索大围子猪的适宜日粮及饲喂方法,为本地饲料资源替代玉米豆粕、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和地方猪饲养提供依据。
历经几十年发展,中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部分育种技术领先国际。目前,中国有76个地方猪品种,占世界猪品种总数的34%,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猪种质资源。长沙县大围子猪早熟易肥,繁殖力较高,是湖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近年来,长沙县制定了《长沙大围子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全县形成年出栏大围子猪及良杂猪30万头以上、年产值达26.5亿元以上的特色地方猪产业集群,全力打响大围子猪特色品牌,促进长沙县生猪产业提质换挡和转型升级,为湖南乃至全国地方猪产业开发提供示范样板。
“中国种质优良的地方猪,是保障优质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展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形势紧迫、意义重大。”被称为“养猪院士”的印遇龙说,做好大围子猪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大围子猪品种资源与区域比较优势,创新保种选育与持续利用技术,大力推行适度规模饲养,能为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和优良地方猪种开发利用的样板、典范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工作站将通过新品种培育及健康养殖等方向,采用遗传基因育种的技术,培育出新优良品种,让大围子猪生长更快,保持原来的风味和品质。
目前,已有10位农业院士在长沙县建有工作基地12个、科研中心1个、院士团队工作室1个。印遇龙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落户长沙县,将进一步推动长沙县大围子猪种业发展,助力长沙县建立“政府+企业+科研团队”的全新产学研合作体系,打造“院士农业”“都市农业”建设新典范,助力乡村振兴标杆区打造。
【编辑:黄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