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近5年累计抢救档案5万卷,变红色档案为鲜活党史学习教育教材,湖南省档案馆——生动展现“湖南为什么这样红”

        2023-03-06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长沙视窗

分享到:

  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创刊号、蔡和森写给罗学瓒关于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的明信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

  6月8日,长沙市车站北路205号,湖南省档案馆。“走向辉煌——中共湖南省委百年档案文献展”如常向市民开放。600余件鲜为人知的珍贵档案,全方位生动展现中共湖南省委率领全省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去年以来,已经有100余个单位4000多人次走进这里参观,真切读懂“湖南为什么这样红”。

  “红色档案是镌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历史凭证,是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最生动的教材。”省档案馆馆长叶建军介绍,近年来,省档案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馆藏红色档案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细心呵护,把抢救保护每一份档案作为初心使命

  一份份破损、霉变、虫蛀的档案,通过去污、去酸、加固、档案字迹的显示与恢复、修裱等20多道工序,得以恢复原貌并延长寿命。2021年,省档案馆抢救修复馆藏档案93770页。

  “每一份档案都是我的孩子,把每一个孩子细心呵护好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在省档案馆从事档案保管保护工作25年,马宁文的话道出了所有档案工作者的心声。

  马宁文介绍,由于纸张质量、保存条件、保管技术等原因,档案会出现字迹洇褪、破损、霉变、纸张酸化等问题,如不及时保护抢救就会彻底损毁,社会记忆将断裂或消失。

  近年来,省档案馆积极探索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培养专业档案修复人才队伍,成立档案微生物实验室,综合运用传统档案修裱技术、现代高仿真复制技术和微生物研究技术,对保存的档案进行预防性、抢救性和再生性保护。据统计,近5年省档案馆累计抢救档案5万卷。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保护档案的有效手段。”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档案馆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每年完成约400万页档案数字化任务,民国档案数字化率已达到80%,既有效降低了档案原件的使用率,又大大提高了查档效率。

  除了加大对馆藏档案的保护和管理,省档案馆还通过征集、捐赠、寄存等方式,深入推进红色档案收集工作。

  广泛开展海外征集,与湖南红色记忆基金会合作,多次组织赴俄罗斯收集中共早期湘籍赴苏人员档案,共征集到有关毛泽东及其家族、徐特立、左权、邓中夏等珍贵红色档案3000多页,有效填补了馆藏档案空白;实施口述档案记忆工程,抢救性完成部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口述历史的采访与拍摄;对全省红色档案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摸清红色档案家底,建立全省红色档案资源目录数据库。

  深入挖掘,彰显红色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青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时的花名册、彭德怀深夜给家乡乌石的乡亲们写下的一封信、任作民亲笔写下的狱中回忆录、写下“爱国岂能怕挂头”的郭亮烈士遗书、彰显刘泽远烈士一身正气的“特别法庭布告”……

  每一份红色档案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

  在省档案馆卷帙浩繁的档案史料中,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原件。为了充分挖掘红色档案蕴藏着的丰厚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省档案馆从中采撷精粹,让这些尘封的珍贵档案重新“活”起来。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湖南有着紧密联系,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迹,形成了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近年来,省档案馆编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湖南档案选录》系列丛书,再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湖南的革命足迹,展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成长轨迹、奋斗历程、领导艺术、人民情怀与崇高风范,激发出三湘儿女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